首页 > 生活参考 > 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名战略:空城计的主要内容

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名战略:空城计的主要内容

来源:志素参考网

  空城计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则名战略,既能引敌人犯错误,又能节省兵力,堪称完美的计谋。空城计大致的主要内容是:在军事上,当敌人进军时,可在一座看似空城的城池里面“等待敌人自投罗网”。在这期间应该关闭城门,藏匿守军,让城池外表现得空无一人,借机出其不意发起猛攻。

  曹操的大将荀攸为了夺取樊城,于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把程昱、贾诩等很多人关到一所草庐看守。而虞翻看到樊城看守的人很少,认为城池中可能有诈,但荀攸竭力否定。于是孙权带领众将前来围攻樊城,遵照惯例派人前来叫降,但城头上没有任何人响应。于是孙权命令士兵攀爬上城,准备强攻,但此时草庐中的程昱等人齐声呼喊“都督放心,草棚之中,直是程昱等人。都督请发重兵攻打草棚,我等不幸身亡,还请都督将我等眉间刺字带回去助都督受降。”听到此声,孙权意识到前方可能有埋伏,遂命撤退。荀攸的空城计成功制敌,孙权拜服,不敢再拿樊城开刀。

  空城计利用敌方的贪心,以城池表面看似空城的形象吸引敌方前来进攻。而在内部,隐藏着足够的兵力和准备充足的战略,从而迅速击溃敌人,获得胜利。空城计是一种运用心理因素的战略,是将敌人引诱乘虚而入,在敌人疲惫之时给予致命一击。

  在现代社会中,空城计也有广泛的应用。比如在商业上,“空城计”不但可以让对手为了抢占市场而走投无路,也可以诱骗对手跳进自己设下的陷阱。还有,在政治上,“空城计”被用于政治上的反间谍、反腐斗争中,在军事上,“空城计”可以被运用到伏击作战中,以奇袭的方式扭转局面。

相关信息